孝感的黄毛粘稻田。新华网发
新华网武汉2月24日电(刘晓丽)春节期间,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的湖北香润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内,不时有顾客来领取私人定制的“黄毛粘”大米。“私人订制黄毛粘”是一项颇受顾客欢迎的业务,顾客缴纳一定的定制费,每年可获得由香润公司基地生产的500斤“黄毛粘”大米。
“黄毛粘,两头尖,一人吃饭两人添。”这是曾经流传于孝感一带的一句民谚,讲的是一种叫“黄毛粘”的稻米。据孝感市孝南区农业局退休专家汤俭民介绍,“黄毛粘”稻米有嚼劲,香甜可口,上世纪60年代以前是湖北地区农村当家的晚稻品种。但当时“黄毛粘”产量低,亩产仅三四百斤,且植株秆高,不抗倒伏,易受灾绝收。在粮食不够吃的年代,“黄毛粘”逐渐被其他高产品种替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