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滴水可以映现太阳的光辉;一个服务站可以展现退役军人之家的风貌。在这些“72变”的退役军人背后,有一个共同的“家”,那是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退役军人服务站。新华网 黄玫 陈雪莹/文 朱皓/摄
永和服务站除了承担退役军人政策宣传和信息管理、就业创业扶持、优抚帮扶、权益维护等工作,还设置就业创业培训室、阅览室、健身中心等活动场所。每一位退役军人都拥有功能室门禁卡,可以免费使用,那是家的钥匙。新华网 黄玫 陈雪莹/文 林晓蕾/摄
“我觉得‘退役军人之家’不仅是物质家园,还是心灵归属。我们要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有组织依靠,有精神的寄托,有亲人关心、被爱护。”永和街服务站站长黄媛媛没有当过兵,带领27名退役军人走上抗疫战场。新华网 黄玫 陈雪莹/文 (受访者供图)
黄埔区东江纵队纪念广场曾是东江纵队第四支队的根据地,有力支持了华南地区的抗战。服务站每年都会组织返乡的退伍军人来到这里,向前辈们报到,牢记永和街东纵传承连“听党指挥、报国为民、敢于担当、无私奉献”的精神。新华网 黄玫 陈雪莹/文(受访者供图)
服务站定期给退役军人上党课、过组织生活,这种分层分级管理模式,发扬“班长带老兵、老兵带新兵”的连队精神,增强了退役军人的归属感。图为永和街东纵传承连“十不准”政治纪律。新华网 黄玫 陈雪莹/文 林晓蕾/摄
为了推动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,永和街退役军人服务站依托班级孵化志愿队伍,参与社会治理,目前已成立红色文化讲解员、矛盾调解员、政治思想工作宣传员、突发事件战斗员、扶贫解困服务员、社会治安守护员六支志愿服务队伍。其中23位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老兵志愿巡防,与派出所对接,守护街道平安。新华网 黄玫 陈雪莹/文(受访者供图)
退役军人管理离不开思想引领。永和街东纵传承连每季度召开一次连务会,共同探讨事业发展新方向。卢运柏说:“思想工作要善于跳‘广场舞’,大家一起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实际困难,这样更有利于解决思想上的问题。”新华网 黄玫 陈雪莹/文(受访者供图)
退役军人群体的稳定和担当,为永和提供了改革发展的强有力保障。永和街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以来,街道属地退役军人零上访、零投诉,问题不出站、矛盾不出街。图为社区联防退役军人突击队帮扶社区残疾人士。新华网 黄玫 陈雪莹/文(受访者供图)
思想政治引领开篇破题,制度保障筑牢发展根基,群防群治激活基层动力,用心用情用力创新局面……永和街退役军人服务站是广东探索打造“枫桥式”退役军人服务之家,助推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的缩影。图为东江纵队红色文化宣讲活动。新华网 黄玫 陈雪莹/文(受访者供图)